2019未來能源大會在京召開
與會專家提出跨界融合推動未來能源轉型升級
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 張立寬 鄧卓昆 報道 6月5~6日,以“鏈接之內 視界之外”為主題的未來能源大會(FEC2019)暨第十五屆中國能源戰略投資論壇在北京召開。本次大會通過研究探討“傳統能源”向“未來能源”轉型融合的趨勢,旨在促進能源行業協調、高效和可持續發展,推動建立智能化與開放共享的現代能源生態體系。
未來能源大會上,國家能源局原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張玉清表示:“中國能源轉型的大趨勢可以概括為能源消費結構的低碳化、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智能化、能源供應的多元化、多能互補一體化、分布式能源引領發展。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推進,智能化等新興技術讓供應側、需求側、儲能、智能響應等前所未有的聯系在一起,革命性的改變了能源了傳統框架?!?/span>
能源與信息技術的跨界和融合,讓智慧能源的時代撲面而來。能源產業與互聯網、大數據的深度融合,讓多能互補、能源互聯網、智慧能源成為能源行業新的方向,能源企業將面向產業園區、工業企業、公共建筑、居民用戶等服務對象,開展能效診斷、用能監測、節能改造、電能替代、分布式發電等多元業務。
與此同時,為了應對全球環境問題,快速發展新能源已經不僅僅是某個國家的認識,能源轉型已經成為全球共識,不同國家之間的國際合作越來越普遍。
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強調:“2018年,我國聯合相關國家共同發表《共建‘一帶一路’能源合作伙伴關系部長聯合宣言》,明確未來將在新能源、智能電網及煤炭清潔利用等方面開展更多的國際合作。展示了我國融入國際能源治理體系,堅定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決心。 因此,各行業、各地區應該更多地擺脫對傳統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,不斷增加可再生能源占比,探索利用未來能源的全新模式,為在世界范圍內即將到來的綠色低碳能源變革奠定良好的基礎?!?/span>
可以預見,在智慧能源為主的未來能源中,能源企業將跨界發展多種能源,而互聯網、芯片、邊緣計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信息通信技術都已成為能源行業重點跨界和融合的對象。未來,能源技術創新將打破能源價格壁壘,用戶將成為能源市場的核心資源。未來的能源系統將滿足不同用戶多樣化、個性化的需求,形成不同的“定制化套餐”。未來能源的創新也可以在最細微的地方,只要存在需求。